投票給一個沒有廣告的世界

一座沒有廣告和視覺污染的巴西城市,讓我決定移除 App 裡的所有 Google 廣告

約 10 分鐘

我他媽的超討厭廣告。

現在到處都是廣告。Facebook、IG 和 TikTok 上無止盡的滾動廣告。YouTube 網紅們不知道第幾次在推銷 Surfshark VPN。邪惡的手遊們要你看 60 秒的廣告來換一些遊戲幣。路邊推銷產品和新建案的巨型看板。紅綠燈前的電子螢幕。Uber 或計程車裡的螢幕。我還沒搬到馬來西亞前,在台灣租屋時,連電梯裡都有螢幕在播廣告,只是為了賺那每個月 1400 台幣的廣告費。

我們每天都要接觸上百甚至上千條廣告。重點是還不讓你關掉!

這讓我想起《黑鏡》第一季第二集——主角被鎖在一個房間裡,床邊的牆上是一個巨大的螢幕,每天被廣告轟炸,甚至要付錢才能跳過色情廣告。除非你能當人上人,不然永遠也擺脫不了無止境的廣告。如果你還沒看過,真的推薦去看,超棒的一集。

我覺得現實已經離那個世界不遠了。

然而,身為一個如此討厭廣告的人,我卻在自己的 App (MARU日文五十音特訓) 裡放了 Google 廣告將近 8 年。

來自於巴西的聖保羅的啟發

去年我在網路上遊蕩想研究一些廣告的清流時,認識了巴西的 São Paulo(聖保羅)這座以前只有在玩桌遊《瘟疫危機 Pandemic》才有機會看到的城市。

2007 年,他們通過了由當時的市長推行的《城市清潔法案 Clean City Law》,把街上的看板和巴士上的廣告全部撤除。根據 聖保羅市的Wikipedia:「廣告商估計,他們移走了 1.5 萬個廣告牌,當局也拆除了 1600 多個標誌和 1300 塊高聳的金屬板。」

他們移除了城市中大量的視覺污染,並把它們換成了大型的壁畫和藝術品。只有在移除了這些視覺污染後,市民才重新看到了自己的城市真正美麗的模樣。

讀到這裡時,我心裡只有一個想法:太酷啦!

在這個資本主義掛帥的世界,這樣的舉動需要多大的勇氣?我真希望世界上每個城市都能這樣做。

但可惜的是,絕大部分大公司都與廣告掛鉤。大家看廣告看得越多,股價和 GDP 就漲得越多。在這樣的世界裡,政府作為既得利益者,根本不會改變。目前我看不到一絲希望。

我的矛盾

「只是廣告而已,大家都在放啊。」我一直這樣告訴自己。

確實,大概 95% 的手機 App 和遊戲都用廣告來賺錢。如果用戶不喜歡,他們可以購買付費版嘛。而且我已經做得很好了——在 MARU 裡,免費用戶只有在練習模式中犯了 5 個錯誤後才會看到一個廣告。這個機制從一開始就設計好了,我覺得很有創意,用戶們也覺得很佛系,很喜歡。全球近 7 萬個好評就是證明。

我曾經想過增加更多廣告或降低錯誤次數來賺更多錢,但我抗拒了這個誘惑。每次想到這點,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好人。

但這還不夠。

血鑽石般的收入

上個月,即使有這麼克制的廣告機制,我的 App 還是產生了 42 萬次請求和 18 萬次曝光。Google 沒有顯示更多數據,但這意味著每年會有數百萬次的請求和曝光。

8 年來,我從廣告賺了超過 3 萬美元。

更糟的是,我的 App 幫助 Google 收集個人數據,改善他們的廣告定位。這讓我覺得噁心。就像在賣血鑽石賺錢一樣。即使我的 App 主要針對對隱私和廣告較不敏感的亞洲市場,我還是在助長我討厭的世界。

自從知道了聖保羅後,完全移除 Google 廣告和分析框架的想法,最近一直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。

艱難的抉擇

但這真的是個很難的決定。

每月 800 美元的被動收入當然很香。但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問題:我的付費版的整個賣點就是「移除廣告」。如果我移除了廣告,我的直覺告訴我,App Store 的收入至少會下降 30-50%。

最新研究顯示更多錢意味著更多快樂,為什麼要跟錢過不去?為什麼要跟自己的快樂過不去?(老婆同問)

不只如此,Firebase Analytics 和 Crashlytics 是唯一免費提供行動分析和崩潰報告的框架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——Google 當初花了傳說中的 1 億美元收購它們是有原因的。Google 免費提供這些分析工具給開發者,換取的是所有能收集到的個人數據,讓他們的廣告定位更精準,股價漲得更高。

投票給我想看到的世界

前陣子,我聽到 Maria Popova 在 Tim Ferriss 的 Podcast 上談到他們決定不在網站上放廣告。有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:

「創造你希望這世界能看到更多的東西,而不是為了演算法。」 Build something you’d like the world to see more, not for the algorithm.

我想看到一個沒有廣告的世界(或至少廣告不那麼侵入性的世界)。我想用我的行動為這個世界投票。

刪除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還不夠。

我的決定

所以,從 MARU 的下一個版本開始,以及我未來開發的任何 App,我決定移除所有廣告和 Google 分析。

我決定接受短期內賺少一點錢。付費版中的「移除廣告」的缺憾我會努力用其它的價值來彌補。

至於數據分析,暫時先不放了。如果需要的話,我會考慮付費使用 TelemetryDeck 或 Aptabase,它們注重隱私並符合 GDPR 規範。至於如果要開發 Android 版本的話,我還不確定該怎麼做——畢竟 Play Store 本身就是 Google 的,可能沒什麼差別?

我小小的一票

我只是一個躲在角落的小小獨立開發者,沒有社群媒體,沒有影響力。要改變這個偏愛廣告、金錢和 GDP,不在乎人民的資本主義世界很難。

但至少,我可以用自己的創作來投下我的一票。

Derek Sivers 最近從他的書籍頁面移除了所有 Amazon 聯盟連結,以他網站的流量來說,這個收入一定超級可觀。我寄信問他為什麼時,他說因為如果他支持獨立出版,卻還在推廣 Amazon,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偽君子。(沒錯,他真的回信了!)

我想成為那樣的人。

即使沒人在乎,即使沒人注意到,我還是要為我想看到的世界投票。一個沒有廣告轟炸的世界。一個尊重用戶時間和注意力的世界。

我想要我做的產品跟聖保羅一樣乾淨。

這可能很蠢,但如果連做些愚蠢的決定都沒辦法,那我還怎麼當一個任性的獨立創作者?

獨立開發是馬拉松,不是短跑。沒有人能開除我。除非我明天死去(也不是不無可能),不然這段旅程會持續很久,重要的是做讓我感覺良好的事,無論它們看起來多麼固執和愚蠢。


P.S. 本來想把網址定為 fuck-ads 來跟上一篇 fuck-algorithms 相呼應,但想到社群媒體可能會因為敏感字黃標…幹嘛跟本來可能有的流量過不去?好吧,我承認我還是向演算法低頭了。雖然已刪除社群媒體多年,我果然還是無法逃離演算法 >_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