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郵編給我的啟示:要改就徹底改
從一個國家的六位數郵編,看到系統設計、執行、UX 的重要性
上個月到新加坡玩了一個禮拜。
去過三次新加坡,這次才第一次發現一個讓我驚艷的細節:原來新加坡的郵編是直接指向地址的。這也太酷了吧?
其實後來查了一下,這個系統早在 1995 年就存在了,但我前兩次來都沒發現。為什麼這次發現了?
因為這次的入境表格把郵編欄位放在第一個位置。
就這麼簡單的改變,我輸入六位數郵編後,完整地址就自動跳出來了。沒有「路」「街」「巷」「弄」「號」「樓」,只有六個數字。
導致這次我在新加坡叫 GRAB 時都是直接輸入 Google Map 上找到的六位數郵編。又精準又方便,沒有任何出錯的可能。
這讓我想到一個畫面:如果新加坡的小朋友迷路了,他們不需要記住複雜的地址,只要跟司機說六個數字就能回家。比手機號碼還短,比家裡地址好記一百倍。
我在馬來西亞的痛苦
對比之下,我現在在馬來西亞的地址長達 78 個字元。
78 個!
每次手寫都像在抄經文。網購填地址要檢查三遍。跟朋友解釋我家在哪要講五分鐘。要是能縮短到七、八個字元,生活會多輕鬆?
但這不只是「方便」的問題。這背後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對系統設計的重視程度。
新加坡是怎麼做到的?
查了一下資料,新加坡的郵編系統經歷過一次重大改革:
1979 年:四位數郵編(可產生約一萬個獨特編碼)
1995 年:升級到六位數(可產生一百萬個獨特編碼)
為什麼要改?因為四位數不夠用了。但更重要的是,六位數可以讓郵件自動分揀到每個投遞點,把人工分揀從 48% 降到 17%。
這個轉換並不容易。政府提供了:
- 免費的郵編目錄
- 語音查詢熱線
- 給企業的免費資料庫轉換軟體
結果呢?
- 1997 年 3 月:85% 的郵件使用新郵編
- 1998 年 3 月:96.3%
- 1999 年 3 月:98%
三、四年內幾乎完全轉換。這種執行力,佩服。
其他國家在幹嘛?
美國有個 ZIP+4 系統,理論上也能精準定位。但沒什麼人在用。為什麼?因為網站表格都只接受五位數,郵局軟體反而是從地址推算 ZIP+4。本末倒置。
我在美國住了那麼久,從來沒想過後面有時候會出現的那四位數是什麼。沒必要的東西,誰會去記?
台灣也嘗試過改革。2020 年推出 3+3 郵編系統來提升郵件分揀的效率與準確性,從三位數變六位數。但政府說「一般民眾仍可只寫前三碼」。
只是「可以」用?那誰會用?
結果 Google Maps 到現在還是只顯示三位數。只改善了郵局系統,但對大眾來說,改了等於沒改。
「新加坡太小」只是藉口
我知道有人會說:「新加坡那麼小,當然可以做到。其他國家比它大多了,怎麼可能?」 這是藉口。
為什麼郵編一定要只是數字?我們有字母啊!看看車牌,不就是數字加字母的組合嗎?如果英國的車牌可以是 “AB21 CDE”,為什麼郵編不能是 “KL3A 5B7”?光是這樣就已經可以覆蓋780億個地址了。可以想些辦法讓它更好記。
就算真的需要 10 個字元才能覆蓋整個國家,那又怎樣?記 10 個字元還是比記 78 個字元的完整地址簡單一百倍。
重點從來不是國家大小,而是有沒有決心和魄力去做。
系統改革的啟示
新加坡的成功給了我一個重要啟示:要嘛不改,要改就徹底改。
很多時候我們做產品也是這樣。明明知道現有系統有問題,卻不敢大刀闊斧地改。總是害怕失敗,想著「給用戶選擇」、「慢慢過渡」、「向下相容」。
結果呢?維護兩套系統,用戶困惑,團隊疲憊,最後新系統變成 optional feature,永遠推不起來。
新加坡的做法很簡單:
- 確定新系統長期更好
- 設定明確的轉換期限
- 提供充足的配套措施
- 堅決執行,不留退路
短期有陣痛?沒關係。只要長期是對的,短期的不便都值得。
政府需要 UX 人才
這次經驗也讓我意識到,政府部門真的需要更多 UX 思維。
想想看:新加坡的六位數郵編系統從 1995 年就存在了,但可能很多遊客和居民都不知道可以這樣用。系統再好,沒有好的用戶體驗設計,價值就無法被發現。系統早就準備好了將近 30 年,但直到有人想到要優化表格的 UX,這個便利才真正被發現。
好的執行 + 好的系統 + 好的 UX = 無敵
為什麼新加坡的入境表格把郵編放在第一欄?因為他們知道這樣最有效率。
為什麼輸入郵編後地址會自動填入?因為他們在乎用戶體驗。
為什麼他們能做到這些?因為系統的設計本身已經提供了這種可能性。
為什麼他們不用再維護四位數郵編?因為政府夠果斷,執行力夠強,更新直接一次到位。
這些看似微小的設計決定,累積起來就是生活品質和效率上的巨大差異。
想像一下,如果每個政府系統都這樣設計:
- 報稅只需要輸入身分證號碼,其他資料自動帶入
- 看醫生不用填一堆重複的表格
- 辦證件不用跑三個不同的部門
那該有多好?
技術上都做得到。差別只在於有沒有人在乎。
我們能學到什麼?
不管是做產品還是建立個人系統,新加坡郵編改革給我三個啟發:
1. UX 上的小改進可以帶來大影響 六個數字 vs 78 個字元。看起來是小事,但每天累積下來能為人民省多少時間?就像我每天都穿同一套制服一樣。
2. 系統思維很重要 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,而是發現會有問題就提早準備,從根本重新設計整個系統,讓它容易擴展並提供便利性。
3. 執行力決定一切 再好的想法,沒有執行都是空談。新加坡不只是想到了,還真的做到了,並且不用像其他國家維持兩套系統。
下次當我猶豫要不要徹底改革某個系統時,我會想起新加坡的郵編。
就像那六個數字,簡單,優雅,有效。
這才是好設計該有的樣子。